CATTI成绩查询入口 CATTI考试公告栏 CATTI考试报名入口
公众号:高斋CATTI 公众号:高斋外刊双语精读
《余光中谈翻译》读书笔记:白而不化的白话文
文章来源:高斋翻硕 发布时间:2019-12-04 09:31 作者:高斋翻硕 点击:

更多精彩英语翻译内容,请关注公主号:高斋CATTI

《余光中谈翻译》读书笔记:白而不化的白话文

今天公主号“高斋翻硕”给大家分享的读书笔记如下:

白而不化的白话文

民国初年的作家,如朱自清、闻一多、徐志摩、冰心等是民众较为熟悉的。他们的作品几十年来盘踞在教科书、散文选中。易于理解的文字和容易满足的民众一直将其视为标准的范文来模仿和反复研读。

但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作家的大多作品都是其年轻时的青涩之作。朱自清写“背影”时二十七岁。冰心写“山中杂记”,“寄给母亲”也只有二十五岁。闻一多的诗《死水》也是二十七岁之作。

从这些例子来看,课本教科书和新文选的文章都是这些作家年轻时的青涩之作。当然,作家写作的功力与年龄无关。《古文观止》《滕王阁序》《洛神赋》等也都是年轻作家所写。

有的作家早熟,但更多的作家大器晚成,老而肆意。但民初的作家,很少有像杜甫、白居易这样一辈子坚持写作的。朱自清和闻一多在后期都做了学者,很少创作。为什么会有文思笔力如此早衰的现象呢?

让我们来看看朱自清的一句:

“但一个平常的人像我的,谁愿凭了理性之力去丑化未来呢?我宁愿自己骗着了。不过我的社会感性是很敏锐的;我的思力能拆穿道德律的西洋镜,而我的感情却终于被它压服着……”

今天来看这些文字,只觉得怪异、生涩。就算是译文也算不得好译文。

另一句选自“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 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余光中先生批评此文是“忧来无端”的滥情之作。全文充满了虚无的悲伤。二十几岁的青年,如此惆怅的回顾来日,都留下了眼泪。未免也太爱哭了。好像除了“头涔涔而泪潸潸”之外,再无别的词语表达哀伤。

相比中国古典诗文对情感的描写更为有力和生动。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名句“则古人贱尺壁而重寸阴, 惧乎时之过已”对于光阴的流逝说的多么沉郁有力。

民国初年反对文言文的人,大多深受八股文之苦。他们主张废弃文言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部分人恨不得废掉中国文字,全盘西化,甚至翻译也只主张直译,生搬硬套。如:“野餐”一词,中国最早的译文为“辟克尼克”。殊不知中国《桃花扇》中一个词叫“花里行厨”。

一国外来词如果过多,当然会产生消化不良的后果。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嵌入式英文。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W教授、M城之类的词大行其道。这不得不说是吸收过渡了。

最后给大家个福利!!!

162A26152-2.jpg

 

01电话 | 19909236459

微信:zhulili9966
QQ:1936295050